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地区 设计 咨询 信息 滚动 工程
您的位置: 首页>聚焦 > >正文
2023-05-07 10:16:03 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小学古诗内涵有哪些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古诗怎样教学

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那么小学语文古诗怎样教学?一起来跟我了解下吧。


(相关资料图)

小学语文古诗怎样教学

一、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析诗题与知诗人:分析诗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

2、读诗文与晓诗意: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

3、入诗境与诵诗情: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如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学生通过“日出”、“江花”、“江水”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学生就能把握到:平静的江水,美丽的江边景色,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真的江山如画!课文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与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用日出的景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悠闲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体会诗人练字遣词的技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四、学古诗要“读、背、写、画”结合

古人读书从小就要背诵几百篇文章,这是古人几千年来学习汉语的经验。三国时代有一个董遇,他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是古人信奉的读书法。杜甫有两句有名的诗,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自然写得出好诗文。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那么,背诵古诗有哪些方法?

1、引领法。有些背下来的诗,突然想不起来,这时,教师或同学提示一下领头的字、词、句,他就能很快地接下来。

2、熟读成诵法。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尽量使多种感官参与,朗读过程耳、脑、口、眼协调活动,琅琅出声地读,读多了,自然就背下来了。

3、提问法。教师根据各学段的学生特点以及诗的内容,用提问的方式,帮学生记忆。

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语境

一、依托文本,丰富词语内涵

引导学生对词语理解、感悟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内容、意思的理解,而要依托文本,将词语纳入文本的具体语境进行品味推敲,感悟词语潜在的、隐含的深层意思,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如教学《灰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结尾处“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中的“欢蹦乱跳”一词时,我先引导写生读读句子再想一想句子里“欢蹦乱跳”是什么意思?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时,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文里找哪些句子能帮助我们看到那只欢蹦乱跳的灰雀?

学生便通过朗读找到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说“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这句话就是描写欢蹦乱跳的灰雀的。我进而追问:哪些词语能让你体会到灰雀的“欢蹦乱跳”?学生又通过朗读这句话找到了“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这几个词都是说灰雀在很高兴地唱歌跳舞。对“欢蹦乱跳”一词的理解,我将之放在全文语境中,引领学生通过联系上文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的确,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在课文中便有相关的句子可以解释,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入手,找到关键语句以便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二、创设情境,理解词语含义

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不但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而且有趣有效。如教学《争吵》一课,对“挨”字的理解:教学这部分时,我创设情境,“我“与克莱蒂争吵后想到父亲的话心情怎样,彼此对对方说“我在外边等着你”心情怎样,再引导学生找到“毕竟我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这句话想象当时我的心理,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挨”字的用法: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通过角色体验,在生动的言语实践中真正进入文本世界,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只需稍加点拨,便能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学生不但轻松理解“挨”的意思,还能体会到同学之间友谊的珍贵。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的向外走去”理解“趔趔趄趄”引导学生想像当时我漂流失事时的处境,身体上伤痕累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体力不支的情境。

从而体会到身体歪斜,走路不稳当,东倒西歪的样子,就叫“趔趔趄趄”。再如,《妈妈的账单》“过了一会,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理解“蹑手蹑脚”一词,我们可让学生想像小彼得当时羞愧万分的心理。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怀着忐忑的心走近妈妈。从中体会到走路时小心谨慎、脚步放得很轻的样子就叫“蹑手蹑脚”。

三、链接生活,触摸词语情感

链接生活情境,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有过的经历和体验,打通词语和生活相联系的通道,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使词语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应,引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词语。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时,先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当时的处境: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这时我补充了一些人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或死去的资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从而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当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也触摸到词语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产生全身心的体验时,词语的理解便也在学生的个性解读中被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四、替换词语,彰显词语本义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在学习《月球之谜》“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对“”遐想一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这段话,边读边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想象”、“幻想”,问题就解决了。

五、理清脉络,挖掘词语蕴含义

依据文章脉络理解词义,有些词语单独理解颇为费事,如果依据文章脉络思考,便能顺当理解词义,因为词义往往就隐含在上下文中。例如,《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并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段话中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一词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们先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在哪一天吗?”说明学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再阅读后面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懂得老师也想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因此这“蕴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老师想让学生懂得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小学1一6年级必背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有哪些 - ...

很多人想知道小学1-6年级必背的古诗有哪些,小学生背古诗有哪些技巧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

小学生背诵古诗小窍门

方法一:理解记忆法。这种方法很老套,但很实用。在诵读这首诗之前,要把该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每句诗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再背诵古诗内容,就相应简单多了。

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题目中的江州司马指的是白居易,诗人元稹跟白居易是好友,二人先后遭政敌攻击贬官,元稹在获悉好友也被贬谪后,激动得撑起病躯在床上惊坐起来,理解了写作背景后,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方法二:想象记忆法。例如当我们在背诵《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自己面前有很多山峰,这些山峰都伸出手拦着我们的去路,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记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这句诗了,这种把自己融入画面的记忆方法,能促使我们记忆得更牢固。

因此我们在理解诗意的时候,不妨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诗文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的记忆也会更稳固。

方法三:从古诗特点入手背诵。古诗一般都有对仗工整或者是押韵、对比等特点,所以在背诵的时候注意这些特点来背诵,会收获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在背诵《江南》这首诗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只需要把"中间-东-西-南-北"这几个方位确定好,再加上理解记忆,前面的内容很快就能记住了。

方法四:温故知新背诵法。这种方法适合长期坚持背诵,温故知新的意思在此没必要做详解,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内涵。而我说的温故知新背诵法即是每天背诵一首,明天再背诵的时候先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到下周背诵新内容时,再回忆上周所背内容,这样能让所背诗文记忆更牢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即是晚上睡觉之前再默记一下当天所背内容,或回顾之前所背内容,这样时时回忆,使古诗文长久储存于大脑,获得深刻持久的印象。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 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9、凉州词(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回来啊!

10、出塞(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瘵士仍未回还。要是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解】冒着深秋冷雨,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12、鹿柴(王维)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文】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理解】清晨一场细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闲,旅舍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光,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

15、静夜思(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16、古朗月行(李白)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理解】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太阳光照在香炉瀑布上,四周都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一般的垂挂下来;飞奔而下的水流,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银河从天上最高处直往下落一样。

18、赠汪伦(李白)

【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理解】李白乘船将要起程,忽然听到岸上有人手拉着手,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走来。即使桃花潭水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深厚情谊。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到东边的扬州去了。这正是繁花似锦柳绿如烟的暮春三月。我望着他乘坐的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那片白帆的影子也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这时候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遥远的天边流去。

20、早发白帝城(李白)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理解】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21、望天门山(李白)

【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22、别董大(高适)

【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理解】旷野茫茫,西沉的夕阳染黄了天边的乌云,风吹雁鸣,声音凄凉,大雪飘落。不要担心旅途中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

23、绝句(杜甫)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解】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晴朗的蓝天飞翔。透过窗子望见积雪经年的西山雪岭,门外停泊着要到东吴远行的船只。

24、春夜喜雨(杜甫)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理解】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汝点着锦官城。

25、绝句(杜甫)

【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理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着,草绿了,花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泥土解冻了,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鸳鸯舒适地睡在沙洲上,成对成双。

2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原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理解】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 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27、枫桥夜泊(张继)

【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理解】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28、游子吟(孟郊)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理解】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9、江雪(柳宗元)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理解】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30、渔歌子(张志和)

【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西塞山前,白色的鹭鸶在欢快的翱翔,粉红色的桃花在迎春怒放,清澈碧绿的江水潺潺地流淌,鲜美的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戴上青箬笠,穿上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悠闲地钓鱼,哪里还用得着回家呢!

31、塞下曲(卢纶)

【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理解】没有月光的黑夜,大雁飞得很高。单于趁着黑夜偷偷地逃跑。将军正要率领轻装 的骑兵,追击逃敌,大雪纷纷,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

32、望洞庭(刘禹锡)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辽阔的洞庭湖波光月色互相辉映,无风的湖面像一面镜子未曾打磨。遥望那湖上青翠的君山,活像白银盘里放一只青螺。

33、浪淘沙(刘禹锡)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黄沙,风簸水动波浪淘卷着泥沙从天边流来。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牵牛织女的家门。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理解】原野上的青草是那样的茂密,一年一度,枯萎了又茂盛。野火也烧不死它,春风吹来它又显出勃勃生机。芳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古道之上,翠绿的青草连接着那荒远的城镇。又把朋友送走了,青青的草也充满了离别的深情。

35、池上(白居易)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理解】一群娃娃撑了小船去偷采白莲玩,他们不晓得掩藏踪迹,浮萍被小船荡开,留下一条长长的水路。

36、忆江南(白居易)

【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理解】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比火焰还红,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

37、小儿垂钓(胡令能)

【原文】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理解】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38、悯农(一)(李绅)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农民在*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39、悯农(二)(李绅)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理解】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普天之下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40、寻隐者不遇(贾岛)

【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理解】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简述小学古诗教学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参透? - 百...

古诗教学,不只是读读背背,而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一、了解诗歌言志抒情的特点,把握住古诗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诗是一种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诗人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进诗里,借助文学语言来表达思想。诚如《庄子・天下篇》指出的:诗以道志。晋陆机在《文赋》中也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言志抒情是古诗最本质的特征,小小的一首诗,篇幅虽短,却蕴含着作者的意志、情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以张俞的《蚕妇》这首诗为例来说吧: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第一、二行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生活情境;蚕妇进城去*丝,归来时不是充满欢喜,而是落下了伤心的泪水,连手帕儿都湿透了。第三、四行诗道出了蚕妇的感想;城市里那些遍身穿绸缎的人,并不是养蚕的劳动者。 短短的四行诗,蕴藏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在人剥削人的社会中,辛勤劳动的人民永远享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劳动果实,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时,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学生产生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制度的憎恨,从而认识到今日社会方知我国新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幸福。 我们教授古诗,必须首先把握住诗中深刻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相机点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针对不同类别的古诗,确定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教授古诗,仅仅注意词语解释,诗句的串讲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观点。教师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写景诗,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认识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教材中还有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田园风光的写景诗,诸如:《早春》、《山行》、《三衢道中》、《望湖楼醉书》、《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教育。 咏物诗,可抓住托物言志的特点来渗透思想教育。如:教王安石的《梅花》,可抓住诗中凌寒开放的梅花形象,引导学生体会梅花孤高,顽强的品格,教育学生敢于同困难做斗争。又如:教李贺的《马》,可引导学生体味诗人以马自比、渴望为国家奔赴疆场的豪迈情感,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将来长大了也如奔腾的骏马一样,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建功立业。 说理诗。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分析诗句,明白事理。这类诗往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教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可望得远,激励学生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志向。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则可教育学生不对任何事物所迷惑,要全面地认识事物。如杜甫的《前出塞》中队穷兵黩武的非正式战争的反对态度,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可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和平。 咏怀诗,一般都是直接叙述或议论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绅的《锄禾》,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句子完全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教学中,在唤起学生对劳动农民的同情之时,可教育他们懂得吃饭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的道理。 无论哪一类诗,都是作者志与情的体现。教师只有牢牢抓住古诗的特点,确立德育渗透点,将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与思想品德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文与道的有机统一。三、引进美育机制,通过美育的感染促进德育。 所谓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所以,德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说服,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而美育则是通过文学和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实施对人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教育,因而具有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等特点。我们在德育中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就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理智上的说服,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熏染。 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音乐、美术等方面手段,帮助学生再现诗中形象,体会诗中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使诗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心目中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设计一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景观再现于幻灯屏幕上。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很容易体会到诗中意境,以及诗人的豪情,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头涌上一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 再如教《江雪》一诗。采用一幅水墨图画,描绘出大雪中栖鸟不飞,行人绝迹、渔翁独钓的景象,再配上一段清楚越而微有激昂之意的古筝曲,使学生一边咀嚼诗意,一边从画面和音乐中感受到诗中大雪漫天、凛冽逼人的恶劣环境,从而领略到渔翁(作者的象征)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顽强精神和孤高品格。 我们采用音乐、图画等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体会诗中的形象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通过调动、运用美育手段,来实施教学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标签:

标签: